新闻图标

新闻详情

新闻中心 新闻 新闻详情

22秒拿下世界冠军!佛山“二十一组合”默契搭档问鼎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

2024-12-26

披上国旗,冲上奖台,接过金牌……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佛山市南海信息技术学校2020届毕业生、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吴龙辉,携手队友刘富强,在本届大赛新增的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比赛中一举夺金。

在赛后的冠军分享会上,两人笑说和队友归校后多了一个“二十一组合”的昵称。他们经过七年的学技时光,凭借在比赛中领先七秒,最终在第三个“七”——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得到收获与回报。

 

 

第47届世赛,终极梦想

法国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这场世界级的技能“华山论剑”正式展开。前一晚难得睡了6个小时的吴龙辉和搭档刘富强精神抖擞地走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赛场。

在工位上做好赛前准备时,吴龙辉的脑海中忽然跳出《飞驰人生2》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你现在过的每一个弯,都是这条赛道上的赛车能过的最后一个弯。”唯有全力以赴,才不辜负来到这条赛道前的全部付出。然后,他做了一个起跑姿势提升状态。

恰在这时,做完简单热身的刘富强对着他轻声说:“稳住,我们能赢!”

这是他们第一次做这么有仪式感的赛前打气。大概是因为终极梦想触手可及,下意识地珍之重之。这股重视感从很久前就弥漫在整个项目团队中。“我俩是第一支参加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的中国队选手。”

作为开拓者,刘富强和吴龙辉在整个备赛过程中,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因此,在集训期间,就算是很小的细节问题,专家们都会专门在会上提出,引起选手们的重视。

 

 

对此,两人倒是适应得很好。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是挂在学院教练嘴上的一句话。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不管在哪个项目团队,质量、细节、职业素养都是反复强调的内容。

在终极梦想面前,肩负“为国争光”重任的刘富强和吴龙辉都想尽力做到完美。因此,在做最后一天的任务时,交互界面的内容就比训练时多了些。“然后,我们倒霉地遇到了内存不足、系统崩溃的问题。”刘富强重启了三遍控制柜,耗费了约15分钟,最后,申请技术支持,才让系统恢复到前一天晚上比赛结束的状态。但裁判也只给他们补了12分钟,而且还建议“不要增加过多模型,内存不足还是会出现崩溃”。

在赛场上发生这样的事是很影响心态的,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刘富强和吴龙辉,后面做任务的时候也变得特别的小心翼翼,“每次传东西都要看文件大不大,在不在内存之内,因为我们的控制柜只剩下900K内存了。”

吴龙辉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世赛参赛体验,那就是“在极限的边缘游走”。4个比赛日,20个小时,他们要完成大量的安装、组装工作,要解决各种突发问题,对技术、体力、心态都是极限考验。所幸的是,他们凭借高超技艺和沉稳心态克服困难,成功实现了极限超越。

 

 

7秒,举足轻重

比赛中,吴龙辉负责设计编程,刘富强负责执行组装,“把想法变成现实”。他们默契配合,设计组装出来的产线效率最高,“别的队伍一次抓取一块电池传送,我们的一次可以抓取六块,实现高效转运。”吴龙辉说,因为机器人系统效率高,整个任务运行下来仅用了22秒,比其他队伍快约7秒,与其他队伍拉开差距。

一次性传递六块电池,听着简单,但要完美实现并不是易事。“首先是程序上比抓单个复杂,要多1/3的代码;其次,抓取多个物品很考验传感器技术,要确保传感器能检测到被抓取物品的最末端。”刘富强说,有一支传统强队也采用了这一策略,但电池中途掉在了传送带上。这也是“一传六”更符合生产实际,但选择这样做的选手寥寥无几的原因。

究根到底,再好的策略,也需要扎实的技术作支撑;反过来,艺高了,人的胆也容易变大。就像张善燕教练所分析的,“技术上刘富强和吴龙辉都比较全面,加上配合得好,节奏相对于别的队伍是较快的,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完成细节任务,争取隐藏的分数。”

编程设计巧妙,加上点位试校出色,中国队得到了裁判们的好评,最终顺利夺下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这枚宝贵的金牌,实现我国“参赛即夺冠”。

 

 

7年,奋斗以成

分享夺冠故事时,刘富强说:“冠军就是一口气。只要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高度,我们就绝不放弃。”他们心中理想的高度就是技能报国。“锚定世赛,冲金,为国争光”,这个念头撑起了他们7年的学技生涯。

二十多场赛事“大考”,千里之外的走训,赛前还在不停改改改的比赛标准……在这场长达七年的“技能马拉松”里,两人要顶住巨大的心理压力完成繁重的学习、训练任务。

在备战第一届国赛时,吴龙辉要在五个月内,熟练掌握普通班学生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学会的机械设计与安装、电气设计与连接等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进了国家队后,他发现英文技术文档撰写为关键评价,在教练林钦仕的帮助下,两个月内专攻英语,独立编写30页专业文档,获赞“进步神速”。

而刘富强被选定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前,曾在工业控制、智能制造等赛道中转换。每一次领域的跨越都意味着要重新启程,面对全新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因此,他比专注于单一领域的选手付出了数倍的精力去学习新知识、强化训练。

比起技术层面的挑战,心理层面的困境,才是最难熬的。市赛、省赛、国赛、国家队考核,每一次“大考”前的几个晚上,吴龙辉都会被“要是被淘汰了怎么办?”的念头折磨得辗转难眠。

没有那口气,很难熬出头。刘富强坦言:“比赛失利的时候感觉快‘完蛋’了,就会问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条路。”一瞬的自我质疑后,他很快又投入训练中。他告诉自己,即使不适合,也要用行动铺出一条路。

在里昂,他们成功突出重围,迎来了鲜花与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