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时尚地标”, 中国非遗服装技艺展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出

从红的发紫的马面裙到新春“国潮战袍”热,非遗服装越来越受当下年轻人的欢迎。3月21日,以“一针一线 一丝一旅”为主题的中国非遗服装技艺展于世界技能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开幕,将在近3个月的展期内展示非遗技艺,搭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美学的深度对话,打造一场独具东方美学的“时尚事件”。
展览分为“经纬自然——面料织造坊”“时光蕴色——缤纷印染坊”“匠心细密——乾坤刺绣庄”“岁月精裁——华夏服饰馆”“锦绣星途——时装发布会”“新裁层出——未来实验站”六大篇章。在“技艺线”和“空间线”两大线索的指引下,观众将沉浸式了解服饰从原料到成衣的完整制作工艺,欣赏一场从后台到前场的全方位“非遗高定礼服T台秀”。
展览自3月21日起持续至6月1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内,世界技能博物馆将配套推出技能体验工坊、“来问大师”等系列主题公共教育活动,相关资讯将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陆续发布。
总结200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技艺,展出千里江山系列等30余件非遗服装大作

本次展览总结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关服饰制作技艺的200余项,并以此为纲,辅以各省级非遗名录内容,对全国范围内的非遗服装技艺进行展示。展览围绕纺织、印染、刺绣、裁剪成衣4大“技艺线”,呈现服饰从原料到成衣的全流程制作工艺。
此外,观众将在观展过程中一次性欣赏到包含我国传统“三大名锦”和“四大名绣”工艺、缂丝工艺、盘扣制作工艺、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等30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相关作品。如珍贵的缂丝织造作品《复原清乾隆缂丝龙袍》及《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运用云锦制造技艺的《真金妆花一品麒麟补》;盘扣工艺制作的《华荣锦簇盘扣工艺礼服》礼服;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制作的《铜壑》《青峦》等作品,其中囊括5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展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非遗作品融合了传统技艺的智慧与现代传承的创新,如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就使出了非遗“十八般技艺”。缂丝高定礼服截取图中山水立体布局,提取颜色用在裙摆,呼应上衣;高定女鞋的青绿山水图案由缂丝工艺织造,搭配水晶串珠;高定女包选取图中局部小山线条,手工皮艺镶边,充满诗情画意。
时装T台、绣庄、印染坊……六大主题“场景还原”,搭建“打卡圣地”

为营造更好的观展体验,本次展览以“从后台到前场”的“一站式”空间线,依据不同展陈主题,设有“面料织造坊”“缤纷印染房”“乾坤刺绣庄”“华夏服饰馆”“时装发布会”“未来实验站”6大主题空间,分别呈现纺织过程、印染工艺、绣庄场景与针法、中式服装制作技艺、T台场景及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主题空间打造了沉浸式的场景还原,增加了趣味观展体验,也为观众搭建了美美的“打卡圣地”,如“缤纷印染房”以印染花布为主装饰,营造蓝白交织的独特氛围;“乾坤刺绣庄”将传统“绣庄”场景重现,观众可以在绷架前体验绣娘的工位并打卡合影;“时装发布会”则在展厅内打造时装T台,作为观展的必经之途,观众将走上其中成为“模特”,欣赏T台两侧的六组成衣,感受非遗技艺运用于高定服饰所带来的视觉震撼。
AR与3D打印技术赋能,非遗展可触摸、强互动

除视觉盛宴外,本次展览亦将为观众奉献一场集互动与科技于一体的非遗之旅。展览中设有多个可触摸展项与互动体验,实现观众与非遗技艺的“零距离”。参观者可亲自触摸皮、毛、麻、棉、丝等自然材料和香云纱等特色面料,体验不同纺织原材料的触感对比,并直观感受各纺织结构的编法展示,也可近距离观察缎、罗、绫、绢的不同结构。此外,还可现场参与简易印染制作,亲自体验木模戳印技艺,完成土白布到彩印花布的蜕变。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还引入AR技术与3D打印技术,为传统技艺注入现代科技的创新活力。观众可以在《无垠之境》系列高定礼服上,欣赏融合香云纱与中国大漆工艺、以3D 打印技术打造的现代服饰配件。此外,展览结合AR数字地图,系统梳理并标注200余项非遗服饰技艺代表项目在华夏大地的地理坐标,以“数字档案”形式,生动诠释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构建服饰技艺跨越时空的立体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