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标

新闻详情

新闻中心 新闻 新闻详情

爆火IP风靡全球,离不开这个世赛赛场上这项制造业“颠覆性”技能

2025-08-29

 

近来,一些现象级“潮玩顶流”IP的传播风靡全球,在无形中推动着一场技术革新。据了解,在这些“潮玩”玩偶的设计迭代中,采用了大量增材制造技术,极大缩减了迭代成本。这项制造业界的“硬核”科技,也就是我们熟悉的3D打印。

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这项技能也有其“专属赛项”——增材制造项目。这一赛项首次亮相于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是制造与工程技术类别中的一个项目。它是指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构建”工件的竞赛项目,可以扩展工程能力、有效地补充车削和铣削加工,并重新设计周围的许多对象,重新考虑设计新对象的方法。增材制造是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不仅颠覆了传统“制造引导设计、制造性优先设计、经验设计”的思维方式和制造模式,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还催生出“设计引导制造、功能性优先设计、拓扑优先设计”的全新理念。

在增材制造项目的赛场上,比赛内容被分为五个模块,考察设计及优化、逆向工程、制造等相关技术,并要求选手具备3D数字化扫描、测量扫描到CAD的重新设计和CAD设计、CAE、构建过程分析和后处理、测量、扫描和准备及成型等技能。自该赛项设立以来,我国选手两度参赛,并获得两枚宝贵的奖牌。

2022年10月13-16日,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增材制造项目作为本届比赛的新增项目,于德国索斯特举行。经过4天激烈角逐,中国选手林伟桐获得银牌。

 

 

2015年,出生于广东揭阳农村的林伟桐在亲戚朋友的推荐下,进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专业学习,并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竞赛班,专注于增材制造技术的训练。

增材制造具有个性化生产的特点,对于产品的设计要求较高。学好该技术,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精通生产工艺,还要精准融合客户需求。加入竞赛班后,林伟桐夜以继日地钻研、训练。他坦言,此次比赛难度较大,增材制造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的新增项目,一是没有技术文件,没有样题,充满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二是考核的内容相对复杂,一共有五个模块,包括设计及优化、逆向工程、制造等相关技术,操作难度较大。他是通过之前的训练的知识积累来克服赛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林伟桐成功收获银牌,为我国选手征战世赛特别赛德国赛区画下圆满句号。

而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的赛场上,同样来自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罗小焦,让大家看见了不一样的“中国制造”。罗小焦曾是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于2016年通过选拔进入竞赛集训班,先后轮训于数控车、数控铣、综合机械与自动化等项目,并最终选择了增材制造技术方向。

 

 

功底扎实的罗小焦,很快掌握了这门技术,在不断提升设备的稳定性与产品精度的同时,运用逐层递增温度等策略,有效解决了加工材料易裂、易变形等难题。罗小焦对技术细节的专注和执着,让他在挑战中不断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信心,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上拿到了增材制造项目的选手资格。为了备战,罗小焦每天至少训练十三四个小时,一遍遍修改工作参数、打磨材料,只为零件最终能完美呈现。在与外国选手的多次交流和比赛中,罗小焦看到了与以前不一样的 “中国制造”。

“其他国家跟我们一对比,真的能看出我们国家的强大。”罗小焦说,“无论是我们的自动化还是数字化,都在朝着不可阻挡的新趋势发展。”罗小焦也深感技能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增材制造本身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追求极致、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保持领先。

从盲盒里的小巧身影,到重塑制造业版图的前沿技能,中国的增材制造正与未来同步并行。在2026年的世赛赛场上,我们将继续见证技能人才创造佳绩;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图景中,我们期待更多“中国智造”产品的风靡。